第03章 足阳明胃经

    十二经脉 <wbr>(上) <wbr>手三阴手三阳,足三阴足三阳) <wbr> <wbr> <wbr> <wbr>作者:(搜集)

    足阳明胃经
    【循行】

    《灵枢·经脉》:胃足阳明之脉:起于鼻,交頞中(1)旁约太阳之脉(2),下循鼻外,入上齿中,还出挟口,环唇,下交承浆(3),却循颐(4)后下廉,出大迎(5),循颊车(6),上耳前,过客主人(7),循发际,至额颅(8)。

    其支者:从大迎前,下人迎(9),循喉咙,入缺盆,下膈,属胃,络脾(10)。

    其直者:从缺盆下乳内廉,下挟脐,入气街(11)中。

    其支者:起于胃口(12),下循腹里,下至气街中而合。——以下髀关(13),抵伏兔(14),下膝髌中,下循胫外廉,下足跗(15),入中指内间(16)。

    其支者,下三寸而别,下入中指外间。

    其支者:别跗上,入大指间,出其端。

    [本经穴]承泣,四白,巨髎,地仓,大迎,颊车, 下关,头维,人迎,水突,气舍,缺盆,气户,库房,屋翳,膺窗,乳中,乳根,不容,承满,梁门,关门,太乙,滑肉门,天枢(大肠募),外陵,大巨,水道, 归来,气冲,髀关,伏兔,阴市,梁丘,犊鼻,足三里(合),上巨虚(大肠下合),条口,下巨虚(小肠下合),丰隆(络),解溪(经),冲阳(原),陷谷 (输),内庭(荥),历兑(井)。

    [交会穴]睛明(足太阳),颔厌、悬厘、上关(足少阳),水沟、神庭、大椎(督脉),承浆、上脘、中脘(任脉),迎香(手阳明)。

    【注释】

    (1)頞——音遏。鼻茎,指鼻根,又称山根。

    (2)太阳之脉——指足太阳膀胱经。“约”或作“纳”。

    (3)承浆——穴在颏唇沟中央,属任脉。

    (4)颐——音夷。口角后,下颌部。

    (5)大迎——穴在下颌角前1.3寸骨陷中,适当下颌骨斜线部,有面动脉。

    (6)颊车——穴在下颌角前,咬肌中。

    (7)客主人——即上关穴,当耳前颧弓上缘。

    (8)额颅——即前额骨部,在发下眉上处。

    (9)人迎——穴在结喉两侧,颈动脉搏动处。

    (10)脾——按古人说“脾”,每兼指胰而言。《难经》云:“脾,扁广三寸,长五寸,有散膏半斤。”《黄庭内景经》说:“脾长一尺掩太仓。”是指胰掩于胃旁。

    (11)气街——指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。此处之气街,是指气冲部,当股动脉搏动处。

    (12)胃口——指胃之下口,即幽门部。

    (13)髀关——髀音俾。股外为髀。穴在髂前上棘直下,缝匠肌外侧,约平会阴。

    (14)伏兔——大腿前正中部,股四头肌隆起如伏兔 ,故名。

    (15)足跗——即足背。

    (16)中指内间——“指”通作“趾”。内间指它的内侧趾缝,外间指它的外侧趾缝。

    【语译】

    足阳明胃经:从鼻旁开始(会迎香),交会鼻根中, 旁边会足太阳经(会睛明),向下沿鼻外侧(承泣、四白),进入上齿槽中(巨髎),回出来夹口旁(地仓)环绕口唇(会人中),向下交会于颏唇沟(会承浆); 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(大迎),再沿下颌角(颊车),上耳前(下关),经颧弓上(会上关、悬厘、颔厌),沿发际(头维),至额颅中部(会神庭)。

    它的支脉:从大迎前向下,经颈动脉部(人迎),沿喉咙(水突、气舍,一说会大椎),进入缺盆(锁骨上窝部),通过膈肌,属于胃(会上脘、中脘),络于脾。

    外行的主干:从锁骨上窝(缺盆)向下,经乳中(气户、库房、屋翳、膺窗、乳中、乳根),向下夹脐两旁(不容、承满、梁门、关门、太乙、滑肉门、天枢、外陵、大巨、水道、归来),进入气街(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)。

    它的支脉:从胃口向下,沿腹里,至腹股沟动脉部与 前者会合。——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(髀关),到股四头肌隆起处(伏兔、阴市、梁丘),下向膝髌中(犊鼻),沿胫骨外侧(足三里、上巨虚、条口、下巨虚), 下行足背(解溪、冲阳),进入中趾内侧趾缝(陷谷、内庭),出次趾末端(厉兑)。

    它的支脉:从膝下三寸处(足三里)分出(丰隆),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,出中趾末端。另一支脉:从足背部(冲阳)分出,进大趾趾缝,出大趾末端,接足太阴脾经。

    【病候】

    《灵枢.经脉》:是动则病:洒洒振寒。善伸,数 欠,颜黑,病至则恶人与火,闻木声则惕然而惊,心欲动,独闭户塞牖(1)而处;甚则欲上(2)高而歌,弃衣而走;贲响(3)腹胀,是为骭厥(4)。是主血 所后病者(5):狂,疟,温淫,汗出,鼽衄,口歪,唇胗(7),颈肿,喉痹,大腹水肿,膝膑肿痛;循膺、乳、气街、股、伏兔、骭外廉、,足跗上皆痛,中指 不用。

    气盛,则身以前皆热,其有余于胃,则消谷善饥,溺色黄;气不足,则身以前皆寒粟,胃中寒,则胀满。

    【注释】

    (1)牖——音友。指窗口。

    (2)上——《素问·阳明脉解篇》作“登”,《素问·脉解篇》作“乘”。

    (3)贲响——杨上善注:“贲,谓膈也。”贲响当指胸膈肠胃部作响。

    (4)骭厥——指足胫部气血阻逆。

    (5)主血——胃为水谷之海,化生精微,主生营血,即所谓“营出中焦”。其经多气多血,故主血所生??

    (6)温淫——指热性病症。

    (7)唇胗——胗与疹通,指唇疡。《甲乙经》、《脉经》、《千金》作“唇紧”。

    【语译】

   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:溲溲战抖发 冷,喜欢伸腰,屡屡呵欠,颜面暗黑。病发时,就厌恶别人和火光,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,心要跳动,独自关闭房门,遮塞窗户而睡。严重的则可能登高而歌, 不穿衣服就走。胸膈部响,腹部胀满。这还可发为小腿部的气血阻逆,如厥冷、麻木、痠痛等症。

   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“血”方面所发生的病症:躁狂,疟?⑽氯炔。院钩觯侨魈榛虺鲅谕幔缴睿辈恐祝砹矗蟾顾祝ス亟谥淄矗谎刈判厍啊⑷椴俊⑵?气冲穴部)、腹股沟部、大腿前、小腿外侧、足背上均痛,足中趾不能运用。

   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,则身体前面都发热,有余的症状表现在胃部,则消化强而容易饥饿,小便颜色黄。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,则身体前面都发冷、寒战,胃部寒冷则感到胀满。

    足阳明络脉
    【循行】

    《灵枢·经脉》:足阳明之别,名曰丰?Hヵ装舜纾鹱咛酰黄浔鹫撸止峭饬下缤范ィ现罹侣绾磬伞?

    其病:气逆则喉痹卒(1)。实,则狂癫;虚,则足不收,胫枯(2)。取之所别也。

    【注释】

    (1)卒瘖——卒,通作猝,突然;瘖,失音。

    (2)足不收、胫枯——足不收,足弛缓松软无力;胫枯,胫部肌肉萎缩,气血亏虚所致。

    【语译】

    足阳明络脉,名丰隆,在距离外踝上八寸处分出,走向足太阴经;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,向上联络头项部(会大椎),与各经的脉气相会合,向下联络喉咙和咽峡部。

    其病症:气厥逆,就会患喉部肿痛,突然音哑。实证,发生癫病,狂病;虚证,见足胫部弛缓无力,肌肉萎缩。可取足阳明络穴治疗。

    足阳明经别
    【循行】

    《灵枢·经别》:足阳明之正,上至髀,入于腹里(1),属胃,散之脾,上通于心,上循咽,出于口,上頞(出页)(2),还系目系(3),合于阳明也。

    【注释】

    (1)腹里——腹腔之内。

    (2)頞(出页)——頞,鼻根;(出页),眼眶下部。

    (3)目系——眼后内连于脑者。

    【语译】

    足阳明经别,在大腿前面从足阳明经分出,进入腹腔之内,属于胃腑,散布到脾脏,向上通连心脏,沿着食道浅出于口腔,上达于鼻根和眼眶下部,回过来联系到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(目系),脉气仍会合于足阳明经。

    足阳明经筋
    【循行】

    《灵枢·经筋》:足阳明之筋,起于中三指(1), 结于跗上,邪(斜)外加于辅骨,上结于膝外廉,直上结于髀枢,上循胁,属脊。其直者,上循骭,结于膝;其支者,结于外辅骨,合少阳。其直者,上循伏兔,上 结于髀,聚于阴器,上腹而布,至缺盆而结,上颈,上挟口,合于(九页),下结于鼻,上合于太阳。太阳为目上纲(2),阳明为目下纲(3)。其之者,从颊结 于耳前。

    其病:足中指支,胫转筋,脚跳坚(4),伏兔转筋,髀前肿,颓疝(5),腹筋急,引缺盆及颊,卒口僻(6),急者目不合,热则筋纵、目不开。颊筋有寒则急,引颊移口;有热则筋弛纵,缓不胜收,故僻。

    【注释】

    (1)中三指——即足次趾、中趾及无名趾。

    (2)(3)纲——原作“网”,此据《甲乙》、《太素》改。

    (4)脚跳坚——脚部活动感觉僵硬不舒适。

    (5)颓疝——又作“隤”。因疝气下颓,故名。参见足厥阴条。

    (6)口僻——指口角歪斜。

    【语译】

    足阳明经筋,起始于足次趾、中趾及无名趾,结于足 背,斜向外行加附于腓骨,上结于胫外侧,直上结于髀枢,又向上沿胁部属于脊;其直行的上沿胫骨,结于膝部,分支之筋结于外辅骨部,合并足少阳经筋;直行的 沿伏兔上行,结于大腿部而聚会于阴器。再向上分布到腹部,至缺盆处结集;再向上至颈,夹口旁,合于鼻旁颧部,相继下结于鼻,从鼻旁合于足太阳经筋。太阳经 筋为“目上纲”(上睑),阳明经筋为“目下纲”(下睑)。另一分支之筋,从面颊结于耳前部。

    其病症:可出现足中趾及胫部支撑不适,拘紧疼痛, 足部活动感觉到僵硬不舒,股前拘紧疼痛,髀前部肿,疝气,腹部筋肉拘紧,向上牵制到缺盆和颊部,突然发生口角歪斜,如有寒邪则掣引眼睑不能闭合;如有热邪 则筋松弛使眼睑不能睁开。颊筋有寒使筋脉紧急,牵引颊部致口角移动;有热时则筋肉松弛收缩无力,所以口歪。

    足阳明胃经动画:http://www.tcm100.com/tools/JingLuoFlash/weijing.swf